约2420个字。
《鱼我所欲也》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疏通文义
一词多义
1. 与
通“欤”,语气词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
例句:呼尔而与之
2. 而
表修饰
例句:蹴尔而与之
转折连词,却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并列
例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 于
比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于
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4. 是
这种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作法
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5. 得
得到,拥有
例句:二者不可得兼
通“德”,感激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 为
(wèi)为了
例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
(wéi)做,接受
例句:
(1)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2.“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与”通“欤”,语气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古今异义
1. 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 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