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20字。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吴素洁
一、教育目标
㈠ 知识储备点
1、了解本文人物的思想变化过程,加深对中心的理解。
㈡ 能力培养点
1、掌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全文的写法。
㈢ 情感体验点
1、从课文到生活,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母亲的伟大而无私,加深对亲情的理解。
2、通过对本文的以及亲人在日常生活琐事对自己的关切、引导学生应怎样对待自己的亲人,培养学生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     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②     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1课时

  ㈠本课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本文人物的思想变化过程,加深对中心的理解。
2、  从课文到生活,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母亲的伟大而无私,加深对亲情的理解。
㈡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是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母亲》。在唐诗中也有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还能背出这首古诗吗?(全班背诵《游子吟》)
   几年前,香港曾举行过一次"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评选活动,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荣登榜首。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钟爱这首诗呢?那是因为这首诗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爱心,而这种爱心又具有普遍性,所以能拨动无数读者的心弦。自从我们出生以来,就被爱包围着,享受着父母理所当然的关爱,可是,在林莉的《小巷深处》中有这样一位同龄人,她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生活经历。
出示课件情景一、情景二
情景一的“我”的身世讲解设计:十几年前的一天,我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狠心的父母将我遗弃于山坡顶上,我只能用哭声向迎接我的这个世界控诉:我的家在哪里,我的父母在哪里,我的路在哪里……
情景二的讲解设计:这是一只救命的手,这是一位瞎眼姨娘的手,就是这只手,托起了一个弃婴即将坠落的天空,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课件中止,讲解: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是一位不是生母却胜似生母的母亲,下面让我们走进文中去认识这位母亲。
2、合作探究
⑴ 整体感知
上课前我已经布置大家带着课后练习去预习课文,现在谁来说说,这是一个  故事。
⑵ 双边互动
『互动1』
1、瞎眼的母亲收养了我,并用她全部的身心爱着我,同学们,让我们用充满“爱”的眼睛去文中寻找母亲“爱”我的事例,你能找出几个例子呢?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述说自己的理解,教师指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