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道小题,约8170字。
吉林省实验繁荣学校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界与运用(15分)
1.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子罕》)
2.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山重水复疑无路,□□□□□□□。□□□□□□□,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4.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 杜甫在《望岳》中用“□□□□□,□□□□□”两句表现登高望远,睥睨一切的豪情壮志。
6. 屈原《国殇》中有“严杀尽兮弃原野”可见战争之残酷。唐代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又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再现了战争的惨烈:□□□□□□□,□□□□□□□。
7.《过零丁洋》中文天祥慷慨赴义,用一腔热血烛照历史的句子是:□□□□□□□?□□□□□□□。
8. 相聚与离别是人生中永远不停歇的音符,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亮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福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桃花源记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本文的作者是 (时期)的陶渊明,名潜,字 。(1分)
1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桑竹之属( ) (2)便要还家( )
(3)处处志之( ) (4)寻病终 ( )
11.《礼记》有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这些在桃源社会是如何体现的?(2分)
12. 从桃源人与渔人的对话中,你看出他们有怎样的生活理想?(2分)
13.渔人与太守及刘子骥等人再访桃源未果,说明这个地方并不存在,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虚构桃源呢?(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②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