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90字。
  专题检测(十一)
  一、专项练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秩”字从禾,从失;“禾”指五谷、俸禄,“失”意为“动态排序”。它的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官员的俸禄”,也可引申为“官吏的官阶或品级”。
  B.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字丝,“盎”是“充盈”的意思,“丝”则是“少”的意思。
  C.“劾”指“揭发罪状”,“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劾死”指冒死弹劾。
  D.“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解析:“劾死”指判决死罪。
  答案:C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隶书是先秦时期通行的一种字体,由篆书简化而成,形体接近于现在的字体,隶书的兴起是汉字形体的一次重大变革。
  B.我国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把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称为四部,其中史部主要收录各种史书,子部主要收录诸子百家著作。
  C.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D.“辟”“除”“徙”等词语均含有“任职”的意思:“辟”表示被征召并授予官职,“除”表示任命、授职,“徙”表示官职调动。
  解析:汉朝时通行隶书。
  答案:A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例如贞观、靖康、元统、至正、康熙等。
  B.古代人用天干地支来纪年,而不用来纪月、纪日和纪时等。
  C.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三牲俱备为太牢,只有羊、豕则为少牢。
  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后来泛指官吏。
  解析:天干地支也可用来纪月、纪日和纪时等。
  答案:B
  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子”是古代亲属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唐宋时人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将叔父、伯父称为“从父”。
  B.“诸生”是在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进士等。
  C.“东厂”是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明成祖时设立,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明中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常合称为“厂卫”。
  D.“荫子”指子孙因先代有官爵而受封。明代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其禄;清代规定“凡官死事者,皆赠以衔而荫其子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