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50个字。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17课课题:《紫藤萝瀑布》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这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都不足畏惧,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关爱。
2、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的主旨,作者含蓄的感情。
(2)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3)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教学难点
(1)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1.学生基本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大意。
2.语言的学习,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以恰当的引导,初步让学生体会这样的语言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从而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积累掌握注释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的音、形、义。
2、通过朗读和思考,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3、通过讨论和交流,掌握本文写景的顺序,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和赏析能力。
4、通过归纳、练笔,学会写景状物,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构建动场
出示紫藤萝的图片,提问:看到这两幅图片,你会说紫藤萝像什么?今天我们将驻足于紫藤萝瀑布面前,体会一份宁静和喜悦。
二、自主学习,感知情节
【活动一】了解作者和背景,朗读课文,理清文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