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有教学设计,约1800个字。
《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了解乡俗民情,概括灯笼缘,体味灯笼情。
2、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3、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概括灯笼缘,体味灯笼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导入。同学们,一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同学们只能想到这些,而有位作家他的记忆网里挤着的都是灯笼。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灯笼》,去感受他的灯笼情缘。
检查预习情况
二、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焚身(fén) 恐吓(hè)神龛(kān) 皎洁(jiǎo) 犬吠(fèi)
争讼(sòng)斡旋(wò) 静穆(mù)怅惘(chàng wǎng)
锵然(qiāng)官衔(xián)褪色(tuì)
三、说灯笼缘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写了什么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快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四、忆灯笼事,明灯笼情
自由读3-10自然段,分组讨论: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
灯笼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段落 与灯笼有关的事件 灯笼中寄寓的情感
3 挑着灯笼,迎回祖父 长幼情笃,家人温情
4—5 接过纱灯,上下灯学 母子情深
6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
乡情民俗淳朴,给人温暖
7 元宵节,跟着龙灯跑个半夜 乡情民俗风貌,绽放飞扬的青春
8 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 感慨岁月沧桑
9 在纱灯上描红 文化的雅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