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20字。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
课后训练一起提高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致中和,天地位焉
致:达到。
B.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措:放下。
C.小人反中庸
反:反对。
D.子庶民,则百姓劝
劝:勉励,指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
解析:C项,反,违背。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喜怒哀乐之未发
A.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B.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C.填然鼓之 D.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指示代词。C项,音节助词,无义。D项,助词,的。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容中道,圣人也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C.好学近乎知
D.吾从而师之
解析:A项,古义:指自然而然。今义:不慌不忙、镇定、沉着。B项,古义:指审慎地询问。今义:即审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向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或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被告人查问有关案件的事实。D项,古义: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表动作的承接。今义:一个词,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尊贤,则不惑 D.子庶民也
解析:A、B、C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D项,意动用法。
答案:D
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中也者, ;和也者, 。
(2)好学近乎知, , 。
(3) , , ,明辨之,笃行之。
(4)诚者, ;诚之者, 。
答案:(1)天下之大本也 天下之达道也 (2)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3)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4)天之道也 人之道也
二、阅读能力培养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