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20字。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作者观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文章行文线索,体悟细节描写的魅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中表现出的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学习张秉贵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的不平凡的优秀品质和他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体悟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通讯的写法。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01相识恨晚
  1.看视频,谈感想:播放《全国劳模张秉贵:将卖糖果做到极致》视频,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2.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干出不平凡的事,那么张秉贵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
  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至今,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02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概括文章写了张秉贵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字词检测过关。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传诵】①辗转传布诵读(多用于诗词、文章等);②辗转传布称道(多用于名声等)。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