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60字。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张秉贵的先进事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要品质。
  2、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以及严密的结构安排。
  3、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当今时代的意义。
  【背景探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实现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翻身”,获得了主人翁和当家做主的地位,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恩和报效国家的劳动热情。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党和政府坚持沿用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依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生产运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模运动。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抓准”的张秉贵作为商业系统的先进代表,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者恢复生产林为民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的事迹加以整理,写成了一篇新闻作品—《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刊载在1977年12月24日的《北京日报》上,供全国人民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7年,为纪念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30多年的老劳模张秉贵,王府井集团决定,将每年的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劳动者,怎会有这样的殊荣?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张秉贵。
  二、探究文本,理清严密的思路
  问题1:张秉贵是做什么的?
  明确:张秉贵是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售货员。
  问题2:作为一名服务人员,人们是怎样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的?(用原句回答)
  明确:人们用“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这十个字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问题3:请找出具体的事例来印证。(选材典型)
  明确:
  ①一个抱小孩的女顾客买糖
  ②赶火车的顾客买糖
  ③不讲理的女顾客买糖
  ④面带病容的顾客买糖
  这几处典型事件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张秉贵作为一名售货员的尽职尽责和热情真诚。
  问题4:文本只讲了这4件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事例吗?
  (阐述理由)
  明确:不是,又通过张秉贵自述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他温暖人心的一系列行为背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心路历程,最后通过东风市场吃夜宵一事以及各地人民写给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