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50字。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学习目标导航>
1、知识目标:
①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②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3、情感目标: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背景知识互动>
作家作品
孟子(约公元前372 —— 前289)  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教材优化全析>
一、内容详解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战国时期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可谓费尽了心血。 魏国的国君。魏国都城在大梁,故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于:对。 河内   
焉、耳、矣:均为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遇到饥
凶,则  移 其民    于河东, 移 其 粟  于河内;河东
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
凶     亦然。察 邻国之政, 无 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
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
 不 加 少,寡人之民 不 加多,  何 也?”  河内:黄河
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以北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济源县一带。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现在山西省西南部。粟(sù):小米,指谷物。亦然:也是这样。无如:不如,比不上。加少:更减少。加:更。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何也:为什  
么呢? 
  孟子 对曰:“王  好 战,请 以 战  喻。  填 然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咚咚地敲响
鼓之,   兵刃 既 接,    弃甲  曳兵 而走。 或  
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士兵却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
   百步而后  止, 或    五十步而后  止。 以   
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
 五十步  笑     百步,  则何如?”  好:喜欢。请:允
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许我。喻:比喻。填然:形容鼓声,拟声词。鼓:敲鼓。之:凑足音节,无意义。既:已经。接:接触、交锋。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曳(yè):拖着。走:跑,这  
里指逃跑。或:有的人。何如:怎么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