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60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学校:
教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名称 授课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
设 计 项 目 评价内容
学生
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初步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参考课文注释能自主疏通文章,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良好的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阅读的深度也有限,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教材
分析 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均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
本文短小精悍,运笔看似闲散,但意境深远,景情水乳交融,特别是作者面对苦难,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胸襟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
目标
设计 1.知识与能力 ?? 掌握文言词语:户、念、遂、相与、盖、但、耳。
?? 培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诵读,赏析重点词句,把握作者情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3.情感态与度值观 ??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
策略
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
(1)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普通意义的夜
一、导入新课:
用小篆“ ”引入: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字。
师:月亮半隐半现为 ,月高人静为 。古往今来写夜的诗文很多,“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冰冷的黑色,透着让人疼痛的绝望。散发着令人颓废的忧伤和心生毁灭的欲念。黑色不断地蔓延,绝望依然生生不息”。普通意义上的夜,总给人以孤独、寂寞、黑暗和绝望(板书)的感觉。
可是在距今930年前,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却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