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5张灯片。内有电影连接见下面的地址,并附有同步教案。http://www.ht88.com/downinfo/66555.html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简案
高一语文 冯锦秋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多种描写方式的运用。
2、学习多角度对比体现主题的方法。
3、初步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做出自己的理解。
一、导入
经常看到同学们在周记中感叹,人怎么这样啊!你真诚待人了,结果投桃,别人没有报李,所以感慨万千。透视我们这个世界,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之复杂的交响乐就会时时在我们身边奏鸣: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交织,则是这部宏大乐章反复出现的主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共同欣赏雨果以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演奏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部交响乐。
二、雨果介绍
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生于法国东部的一个小镇,出身贫民,参加过革命军,后在拿破仑军队当过将军.幼年曾随父亲到过许多国家,11岁时跟着母亲和两个哥哥返回巴黎。
雨果自幼多才多艺,尤其热衷于文学,14岁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就获法国学士院征文奖,18岁时获"文艺竞赛硕士"荣誉,被誉为"神童"。后来主要写小说,其作品多反映对政治的关注。1831年(29岁)写的《巴黎圣母院》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蜚声世界文坛,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1851年,因反对路易·波拿巴的独裁专制而遭到迫害,开始了长达19年的国外流亡生活。期间主要创作长篇小说,如文学巨著《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1870年,他回到巴黎继续参加政治运动,1885年5月,雨果病逝于巴黎,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遗体也被送到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三、本文节选自《巴黎圣母院》,为了更好的阅读课文我们先了解《巴黎圣母院》这个故事的梗概。请同学们把课文注释一读一遍。
四、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唆使( )粗糙( )镂刻( )抽搐( )
蜷缩( )恫吓( )憎恨( )虫豸( )
缄默( )菲薄( )
五、课文分析
研习一
从我们刚才的阅读中,我们可以看出: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可以概括为——伽西莫多受刑的一个大的场面描写。这个大场面描写中有许多个小的场面,场上有哪些人物?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总结出来。
明确:课文就是围绕着这些人物描写了……的内容
1、加西莫多受刑的经过和表现
2、围观群众的表现态度
3、作者的议论
研习二
1、伽西莫多受刑的大场面描写中又有许多小的场面,你觉得全篇哪个场面最重要,最能打动你?
加西莫多受刑的经过和表现
(1)伽西莫多乞求人们给他水喝。(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