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160+13670字。

  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
  对应学生用书P109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巩固(21分)
  1.下列各项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烟榻(tà)  锱铢(zī)   流弊(bì)  箭镞(zú)
  B.辞藻(zào)     蕴藉(yùn)     斟酌(zhēn)    轻鸢(yuān)
  C.精髓(suǐ)     腼腆(diǎn)    哺育(bǔ)      岑寂(cén)
  D.褒贬(bāo)     蹊跷(xī)      尺牍(dú)      遴选(lín)
  答案 A
  解析 B.“藻”读zǎo。C.“腆”读tiǎn。D.“蹊”读qī。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    通常不很好。
  ②你如果    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③敏感而有    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A.含义 随意 教养    B.含意 随便 教养
  C.含义 随便 修养    D.含意 随意 修养
  答案 C
  解析 ①含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多指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句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故用“含义”。②随意:随着自己的意愿。随便:任凭,无论;不加限制,没有明确的目的。句中强调的是不加限制,故用“随便”。③教养:教育培养;在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多指道德修养。修养: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逐渐养成的待人处世的正确的态度。指人的综合素质。此处是指文学修养,“修养”更合适。故用“修养”。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们常常用“司空见惯”比喻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① 不少人会纳闷:“司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 ② 了解了这个成语的来历, ③ 不难理解了。唐朝刘禹锡被贬为苏州刺史时,应一个曾任司空官职的李绅的邀约赴宴, ④ 请来歌女作陪。刘禹锡 ⑤ 当即赋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其中“司空”两字是唐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清代的尚书。 ⑥ 后人就常常用其诗中的“司空见惯”来形容对怪事已经见惯,不觉奇怪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第三单元能力测评卷
  对应学生用书P113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美学
  骆冬青
  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若深究“文①”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的。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②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或者说,广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自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许慎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里的“俯仰”“观象”“观法”“近取诸身”等,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化石般被凝定。
  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分的体现。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可是,“汉字美学”的独特性,却可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更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
  (选自《文史知识》《汉字蕴涵的美学》)
  [注] ①文: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②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许慎的“六书”说对汉字的造字原理作出了经典阐释,不需要进行进一步归纳和补正。
  B.汉字在对字音字形的分析中就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史内容,类似情形也出现在西方文字中。
  C.汉字内在的美学谱系与其观照世界的方式间的关联,是其能长久灵活地承担表达任务的原因。
  D.汉字美学具有独特性,可自成一体,它虽然只是“汉语美学”的一部分,却是其基础所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列举“甲骨文”和“六书”两个事例,对比鲜明地论证了研究汉字构造原则是探索汉字美学的开端。
  B.作者以许慎包羲氏治理天下的话为论据,论述了汉字与世界建立深刻关联的过程。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汉字中的文化精神,彰显了作者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立场。
  D.全文围绕对汉字构造美学原则的探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其在汉字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只有对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进行深入探索,才能投到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
  B.只要深入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及蕴含的中华文化,就抓住了汉字美学的核心内容。
  C.传统的小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教人识字,也包含审美感悟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很重要。
  D.具有无穷无尽蕴涵的汉字美学,能够相当充分地体现中国文化的蕴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林庚:布衣情怀
  林庚先生出身世家,其父林宰平“生平爱艺术,好朋友,精书法,能诗文”,身在北大,兼职清华,与梁启超、王国维等同为清华国学院德高望重的大学者。按说,从这样的家庭出来的该是做派十足的世家子弟才对,可是,林庚先生不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