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4单元(6份)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4单元 单元导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4单元 单元序列写作4 认证方法多样化——议论文成功的关键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4单元 鸿门宴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4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4单元 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答案.do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本单元课文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较大的古今差异,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困难。但只要潜心其中,由流溯源,就一定能觅得学习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
针对本单元课文,我们可以按照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要求,建议采用以下学法:
1.多诵读,多思科,多品味,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2.联系时代背景,知人论世,辩证思考,领悟文章主旨。
3.熟知塑造人物的各类方法,从方法入手分析、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
4.了解文体特征,洞悉详略取舍的方法。
《烛之武退秦师》
在那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一个老迈而又佝偻的背脊缓缓站直,苍老而满是坚毅的脸庞以不容任何质疑的神态打动了郑国人。他,烛之武,用他充满智慧的头脑化解了一场突降的齐天大祸。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神奇色彩的人物。为了拯救危难的国家,他,一个年已七十的老人,半夜行动,直入敌营;分析国家利益,陈说利害得失;瓦解秦晋联盟,解除郑国的危亡。他有胆有识,他机智聪明,他有谋善断,他能言善辩。烛之武为什么这样做?一句话,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谏太宗十思疏》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情。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多少忠臣
……
鸿门宴
一、读准字音
飨士卒( ) 鲰生( ) 卮酒( ) 玉玦( )
樊哙( ) 瞋目( ) 目眦( ) 刀俎( )
芷阳( ) 桮杓( )( )
[答案] xiǎng zōu zhī jué kuài chēn zì zǔ zhǐ bēi sháo
二、辨识通假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 )
(2)张良出,要项伯 ( )
(3)秋豪不敢有所近 ( )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
(6)令将军与臣有郤 ( )
(7)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 )
(8)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
(9)拔剑切而啗之 ( )
(10)沛公不胜桮杓 ( )
[答案](1)“距”同“拒”,把守;“内”同“纳”,接纳
(2)“要”同“邀”,邀请 (3)“豪”同“毫”,细长而尖的毛
(4)“倍”同“背”,违背 (5)“蚤”同“早”,早些 (6)“郤”同“隙”,嫌隙 (7)“坐”同“座”,座位 (8)“参”同“骖”,古代驾车的马 (9)“啗”同“啖”,吃 (10)“桮杓”同“杯勺”,酒杯和勺子,这里代指饮酒
三、一词多义
(1)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杀人如不能举( )举一反三( )
(2)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使君谢罗敷( )
(3)如杀人如不能举( )沛公起如厕(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
(4)为为击破沛公军(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何辞为( )约为婚姻( )窃为大王不取也( )
(5)胜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不胜桮杓( )予观夫巴陵胜状( )
(6)幸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 )
(7)辞卮酒安足辞( )大礼不辞小让( )未辞也( )
(8)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且焉置土石( )
[答案](1)动词,举起,抬起/尽/动词,提出 (2)动词,道歉/动词,感谢/动词,问 (3)动词,唯恐/动词,往,到/像,如同 (4)wèi,介词,替,给/wéi,动词,是/前“为”,wèi,介词,给,替;后“为”,wéi,动词,献,出/wéi,句末语气词,呢/wéi,动词,成为/wéi,动词,认为 (5)形容词,尽/动词,经得起,禁受得住/形容词,优美的,美好的 (6)封建君
……
烛之武退秦师
一、读准字音
氾南( ) 缒而出( ) 鄙远( )
阙秦( ) 杞子( ) 逢孙( )
戍之( ) 失其所与( )
[答案] fàn zhuì bǐ jué qǐ páng shù yǔ
二、辨识通假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
(3)秦伯说,与郑人盟 ( )
(4)失其所与,不知 ( )
[答案](1)“已”同“矣”,了 (2)“共”同“供”,供给 (3)“说”同“悦”,喜悦,高兴 (4)“知”同“智”,明智
三、一词多义
(1)鄙越国以鄙远(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2)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停数日,辞去( )
(3)许许君焦、瑕(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问渠那得清如许( )
(4)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则名微而众寡(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微言大义( )
(5)焉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或师焉,或不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
(6)以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阙秦以利晋( )
(7)之公从之( )臣之壮也( )是寡人之过也( )何厌之有( )亦去之( )
(8)其吾其还也( )君知其难也( )以其无礼于晋( )其真无马邪( )
[答案](1)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名词,边境 形容词,鄙陋,指目光短浅 (2)动词,推辞 动词,告别 (3)动词,答应,许诺 名词,处所 数词,表示约数 代词,这样 (4)连词,假如没有 形容词,微小 副词,微弱 形容词,精深奥妙 (5)语气词,表陈述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兼词,从这里 语气词,表停顿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6)介词,因为 介词,拿,后省略“之” 连词,表目的,来 连词,表转折,却,而 (7)代词,他,指佚之狐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代词,指郑国 (8)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代词,那 代词,指郑国 语气词,表反问,难道
四、词类活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