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90字。

  《时间的脚印》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 了解本文作为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意义,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一:请同学们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并说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任务二:结合课文回答,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
  (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任务三: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任务四: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任务五: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
  (三)三读课文,赏析手法
  任务六:请结合下面几组句子,说说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组: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2.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3.“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提示:注意这几段文字在文中的位置)
  第二组:1.如果大量的水结成冰,形成了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第三组:1.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2.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
  (四)拓展延伸,知识积累
  任务七:收集一些关于时间的名言和诗句。
  (五)反思总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