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6580字。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考卷
高一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3)《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的是《诗经》“六义”中的 ______手法。
【答案】 (1). 怅寥廓 (2). 献愁供恨 (3). 玉簪螺髻 (4). 比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和表现手法的综合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情景默写和一般性默写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一般性默写要根据上下文提示默写,情景默写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共3小题4空,前两小题选自高中必修课文,既有一般性默写也有情景默写,后一小题考查诗句的表现手法,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书写规范。答题时,特别注意“寥廓”“簪”“螺髻”的写法。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考查的是精准识记的能力,重在平时的积累,识记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重名篇的整体背诵,理解大意,明确主旨。②注意句子中通假字、难字和异体字。③重点识记具有哲理的句子、对人生有启发意义的句子、文本中的中心句、观点句、有修辞手法的句子等名句。答题时注意情景,根据情景回忆原文句子。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何乃太区区
(3)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王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李要送一联诗句给他,以下最合适的是
A.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裴毅然
①中外文学作品中有一道奇特风景线:知识分子一直是被嘲笑的主角,很少成为获得赞美的主角。
②新文学运动以来,叶圣陶描摹灰色知识分子的《潘先生在难中》、钱钟书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