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200字。

  自读文本 伍员之死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谋略家。本为楚国人。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
  阖闾死后,伍子胥继事吴王夫差。二十六年,吴、越夫椒之战,越惨败几于亡国,夫差急于图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时,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勾践图谋东山再起之心,力谏不可养痈遗患,而应乘势灭越。夫差不纳,坐视越国自大。三十六年,及见夫差欲率大军攻齐,越王勾践率众朝贺,伍子胥再度劝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绝。知夫差昧于大势而不可谏,吴国必为越国所破灭,伍子胥为避祸而托子于齐国鲍氏,反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死后仅十年,越灭吴,终应其言。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
  一、字音
  伯嚭(pǐ) 夫湫(jiǎo) 会稽(Kuài) 子胥(xū)
  劓殄(tiǎn) 俾无遗育(bǐ) 专愎(bì) 沮毁(jǔ)
  微伺之(sì) 鞅鞅(yànɡ) 鸱夷革(chī)
  二、通假字
  ①无使易种于兹邑 易,通“施(yì)”,延续,延长
  ②乃属其子于齐鲍牧 属,同“嘱”,嘱托,托付
  ③详病不行 详,通“佯”,假装
  ④常鞅鞅怨望 鞅,通“怏”,不满意
  ⑤我顾不敢望也 顾,通“固”,本来,实在是
  ⑥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 县,同“悬”,悬挂
  三、一词多义
  (1)微①且嚭使人微伺之 副词,暗中②微子之言 动词,没有
  (2)使①其使于齐也 动词,出使②且嚭使人微伺之 动词,派③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 名词,使者
  (3)用①用太宰嚭计 动词,采用②无所用之 动词,使用
  (4)为①夫差既立为王 动词,做②以伯嚭为太宰 动词,担任,任命③此人不死,必为吴患 动词,成为④日夜为言于吴王 介词,替
  (5)以①以伯嚭为太宰 介词,把②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动词,带领,率领③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④遂威邹鲁之君以归 连词,相当于“而”⑤必树吾墓上以梓 介词,把
  (6)之①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助词,的②吴王将许之 代词,代越国③今吴之有越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而①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 连词,表承接关系②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 连词,表转折,可是
  (8)其①其后五年 代词,那②乃率其众以助吴 代词,他的③其爱信越殊甚 代词,他
  (9)于①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介词,在②日夜为言于吴王 介词,向③乃属其子于齐鲍牧 介词,给
  (10)若①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 连词,表假设,如果②我令若父霸 代词,你的
  四、古今异义
  ①越王为人能辛苦   
  古义:经受艰苦困厄。
  今义:身心劳苦。
  ②吾数谏王,王不用
  古义:不采用。
  今义:没有必要。
  ③因辍谢,详病不行  
  古义:不去。
  今义:不被允许。
  ④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  
  古义:有修养有品行的人。
  今义:年龄大辈分高的人。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乃兴师北伐齐 名词作状语,向北
  ②内不得 名词作状语,在内
  ③外倚诸侯 名词作状语,在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