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890字。
平“语”近人
[习大大语]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习近平《之江新语•追求“慎独”的高境界》
[经典释义]
典出:《礼记•中庸》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释义: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
解读:传统儒家哲学认为,人一生下来便秉承了天命之性,性中存有善根,遇事便生发出来,如恻隐,如好恶。但这种善心萌动,又往往在最隐微处,只有自己知道。很多贪腐官员在忏悔书中提到,第一次受贿时,内心总觉不安,这不安便是善根。如果此时能及时克制住贪欲,护持善心,也不至于滑向深渊。所谓“慎独”,就是要人前人后一个样,就是要时时叩问自己良心是否有愧。
国学经典
《孟子》经典名句解读
[原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 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解读]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当你飞黄腾达、恰逢机遇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诗海拾贝
蝶恋花 春景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词人借墙里佳人、墙外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对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词的上片结尾两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又表现得颇为乐观,反映出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欢笑,行人多情,结果是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资料链接
一、作者档案
【简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祐二年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州市),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到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作品】 文集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