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660字。

  6 辛弃疾词两首
  平“语”近人
  [习大大语]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
  [经典释义] 
  典出:《史记•殷本纪》
  原文: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
  释义:人在水中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状况。
  解读:镜子不会说谎,总是忠实地反映出美丑。同样不会说谎的,是群众的眼睛和话语。政策合乎实际、民众安居乐业,人民不会违心批评;反之,民众也不会粉饰。即使能用一些手段“防民之口”,人民依然会用“道路以目”的方式表达抗议。同样,民众最了解政策的好坏。对干部来说,这是警醒,更是鞭策——自己说好不算好,民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国学经典
  《孟子》经典名句解读
  [原文]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译文] 不依靠规和矩,不能画成(标准的)正方形和圆形。
  [解读] 规和矩原是画圆形和方形的仪器,随着这句话,“规矩”这个词就成了“规则”的意思。孟子在这一句话中,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这个规则,既是指相应的刑罚,也是指做人应有的原则。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都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违背了它,则国将不国,家将不家了。一个人也是这样,没有了坚定的原则,只能是“墙头草,随风倒”。
  诗海拾贝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赏析】 这首词开篇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却说青山想要向叶丞相倾诉衷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连绵,并借此含蓄地表达了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词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接下来两句借“烟雨”表达自己的思想,词人壮志未酬,希望抗战高潮到来。下片集中写“愁”。作者先写自己因忧愁而头发变白,结尾两句,诙谐有趣,而寓意颇深。本词想象奇特,作者深沉的思想、胸中的抱负和愤懑,都在写景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资料链接
  一、作者档案
  【简历】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罢官。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宁宗嘉泰三年(1203)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做准备,因反对韩侂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1205)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作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