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四课(8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四课 1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课后落实·应用提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四课 1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课外拓展·厚积薄发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四课 2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课后落实·应用提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四课 2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课外拓展·厚积薄发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四课 3 第三节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 课后落实·应用提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四课 3 第三节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 课外拓展·厚积薄发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四课 4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课后落实·应用提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四课 4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课外拓展·厚积薄发 Word版含解析.doc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的多义词“不求甚解”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断不可取的。
  C.我们不要为一棵树木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解析:选B。A、C、D项为褒义,指只需观其大意的读书方法;B项为贬义,指不求深刻理解的学习态度。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情绪”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从接受了这项科研任务,他情绪高涨,干劲更大了。
  B.我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活动观念,进行“训练思维,准备情绪,投入创作”的活动。
  C.我们真的要用行动证明我们自己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吗?
  D.因为不满单位给他的待遇,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闹情绪。
  解析:选D。D项指不愉快的情感;A、B、C项是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那样琐碎和平凡,给人________之感,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真实而精彩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②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之所以________地对灵魂进行讨论和争辩,说明它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有着不可忽略的存在价值。
  ③至于特别有趣的题目或特别有用的知识,本部分也________地编写了多篇专题讨论文章,这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A.不厌其详 不厌其烦 不胜其烦
  B.不胜其烦  不厌其烦  不厌其详
  C.不厌其烦  不厌其详  不胜其烦
  D.不厌其详  不胜其烦  不厌其烦
  解析:选B。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不厌其详:越详细越好。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胡歌坐下来看剧本时,________。等到他表演时,他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台词,完美演绎了“梅长苏”这个角色。
  ②卢嘉川不说话了,他好像陷入沉思的状态中,正襟危坐,____
  ……
  一、基础考查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阿Q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________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②屈原披发行吟,形容枯槁,他________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还应加倍地努力学习。
  ④我正________着该怎样打破这个僵局,想不到他竟然开口了。
  A.原型 流连 终止 琢磨
  B.原形  流连  终止  捉摸
  C.原型  留恋  中止  琢磨
  D.原形  留恋  中止  捉摸
  解析:选A。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终止:最终的结果,最终停止,不再发展下去、进行下去了。中止:事物中途停止,由于某种原因,事情还没有完成,被迫停止,有可能再继续下去,也有可能不继续下去。捉摸:侧重“猜测”“预料”,多用于对某人脾性或言行用意的猜测、把握,有时也用于对某种情况的猜测、预料。常与否定性成分搭配使用,例如前面加否定的状语“难以捉摸”“无法捉摸”“不可捉摸”;后面跟否定的补语“捉摸不透”“捉摸不定”。琢磨:反复思考、仔细考虑,多用于对某一具体问题采取何种对策或做法的考虑,有时也指对文章中词句含义的思索、体味,还可以用于人。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些企业的领导趁企业改制,想方设法让职工下岗待业,而去________工价低廉的进城务工人员。
  ②为了侦破大爆炸案,警方________了大量目击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破案的线索。
  ③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的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联合________,认定中国的感染人员约78万人。
  A.雇佣 查访 评定    B.雇用 察访 评估
  C.雇用 查访 评估 D.雇佣 察访 评定
  解析:选C。“雇用”侧重于主动雇人做事,常带宾语;“雇佣”侧重于受雇于人,一般只作定语。“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察访”指通过观察和访问了解情况。“评估”指评议估计;“评定”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河南一男子从百万富翁变为穷光蛋,最终又靠卖烧饼________,励志人生获网友点赞。
  ②春节前,北京广安门医院前女孩怒斥“号贩子”一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春节后,央视记者又针对医院“号贩子”________的现象进行了暗访。
  ……
  一、与“三”有关的熟语
  以“三”来概括事物的词语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制度典章、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历史人物、时令民俗、军事战争等。其中每一类都有带“三”的熟语。
  A.制度典章类。“三坟五典”:“三坟”指传说中伏羲、神农、黄帝时代的书;“五典”指传说中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时代的书。这个成语泛指我国古代较早的文献典籍。“连中三元”:科举制度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原指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后也可以泛指接连三次获得第一名。
  B.伦理道德类。“三纲五常”:“三纲”指我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道德标准,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五种不变的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信”。这个成语泛指我国封建社会提倡的主要道德规范。“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旧时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封建礼教束缚和压迫妇女的道德规范。
  C.宗教信仰类。“三教九流”:“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种流派。这个成语泛指宗教、学术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种行当或各类人。“三生有幸”:“三生”本是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这个成语比喻幸运到了极点。
  D.历史人物类。“三皇五帝”:指我国传说中最古老的一些帝王。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这个成语泛指远古时代。“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隐居的茅屋拜访,请他出来帮助自己争夺天下。后来以此比喻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迁住处,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