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份文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
  拟题:山东省东营市陈庄镇中心学校     岳向明     13395462960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  )  (2)淫慢则不能励精(  )(  )
  (3)险躁则不能治性(  )  (4)悲守穷庐(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______(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4)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
  (5)年与时驰______(6)悲守穷庐______(7)非学无以广才______(8)遂成枯落______
  3.填空: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家。官至蜀国_____。他的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等。曾发明___、___、等。后世多尊称他为___。关于他的俗语有___、___ 等。关于他的歇后语有:_____、____等。出自《诫子书》的名言有____、_____等。关于他的对联有:_______;____等。关于他的事例有:____、______等。
  4.按要求背默:
  (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三句)
  (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三句)
  (3)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 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B.意与日去 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课内重点语段训练
  拟题:山东省东营市陈庄镇中心学校     岳向明     13395462960
  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对这篇短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中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2.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作者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4.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结合原句表述,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5.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课外类文阅读训练
  拟题:山东省东营市陈庄镇中心学校     岳向明     13395462960
  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欧阳修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②,辄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④仕,每⑤慷慨⑥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⑦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 ①孤:幼年丧父。②昏怠:昏沉困倦。③沃:浇,引申为 “洗”。④既:副词,不久,后来。⑤每:常常。⑥慷慨:形容慷慨激昂。⑦谪:贬谪,贬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啖粥而读
  ②辄以水沃面
  ③食不给
  ④乃至被谗受贬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翻译是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选文的层次已经用“∥”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4)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