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870字。

  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3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在甲骨上一笔一画郑重地刻下字迹。它未被时光磨蚀,反在世界记忆中安放。10月30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人类文明中共同的记忆。
  虽然“上下五千年”对我们来说是常识,但在百年前世界并未对中国投以同样的敬意,因为缺乏文字史料,外国史学家在历数人类文明时,将中国当作了古文明中的小字辈,认为中国文明从周朝算起,而为《封神演义》提供不朽灵感的商朝,在外国人看来,不过是神话传说一类,不足为信。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购药,发现一味中药“龙骨”上,有刻画的痕迹,似乎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文字。经过研究,他认为这种文字来自商朝。因这种文字记载于龟甲与兽骨之上,便命名为“甲骨文”,中华一时为之震动。通过对“龙骨”来源的追索,中国考古学家认定,在河南安阳附近必定有殷商遗址留存。1928年,中国开始对殷墟开展发掘,除甲骨之外还出土了铜器、陶器、骨器。在历次的挖掘研究中,逐渐得出了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结论。从此以后,商朝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不容置疑的真实历史。通过甲骨文,世界对中华文明的承认向前延伸了500多年。值得一提的是,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后仅一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王懿荣先服毒后投井以殉国。一百多年前,甲骨文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华文明,却没有使中华文明逃脱几乎被摧毁的厄运。一百多年后,现在的中华文明已经不是坚船利炮能摧毁的了。
  文明的起源,承载于一片片甲骨之上。在甲骨文中,我们能看到祖先们的思维方式,从甲骨上的记载能了解医学、祭祀、科技、生产生活、社会制度。这些事关文明起源、传统由来、文化特质的细节,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哪些东西被摒弃,从而发现中华民族文明的品格,发现文明何以从中原腹地向四周扩散,发现为何在五千年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之巅。看起来有些笨拙的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开端,像一个小火苗,在历史中摇曳,同时又在薪火相传。无论字形如何变化,火种没有改变,文字的根基没有变。因为,祖祖辈辈传递的不只是文字,更是文字上承载着的经验、智慧、历史和责任。
  以文字为代表的文化,是一个文明最值得珍视的财产。有了不曾断绝的文字与文化,每个中国人不但跨越地域,彼此相连,更与五千年中的一切相连。而赋予甲骨文连绵不绝生机的,正是中国人民,是他们推动着历史发展,带动着不曾中断的文明吐故纳新,让中华文明的根系蔓延。有了来自五千年历史的得失经验,中国就有底气在不确定中搏出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会是僵硬的文化,而是向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保持开放的文化,中国文化没有门户之见,就如同生机连绵的甲骨文一样,随时准备为了自己的发展借鉴他山之石,常用常新。相信自己民族的文化,既有吐故纳新的活力,又有坚持本色的韧性精神,这就是中国的文化自信。
  (选自《唯一被解密的世界最古老文字在中国!“龙的传人”怎么写?》,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世界远古文明的重要代表,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发现让世界认同了“上下五千年”的说法。
  B.在甲骨文被发现之前,虽然我国学者都认为商朝是存在的,但由于没有相应的历史文献,我们很难向世界证实。
  C.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文,考古学家由此发现了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最终使得商朝由神话传说变成了历史现实。
  D.甲骨文是中华文明智慧的开始,甲骨上详细记载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从中我们能发现中华民族能传承不绝的原因。
  【答案】C 
  【解析】A.“让世界认同了‘上下五千年’的说法”表述有误,第二段中说“通过甲骨文,世界对中华文明的承认向前延伸了500多年”。B.“我国学者都认为商朝是存在的”错误,原文只说了“虽然‘上下五千年’对我们来说是常识”,并没有对我国学者的看法做说明。D.“甲骨上详细记载了中华文明的起源”错误,从文中来看,甲骨记载的是商代的“医学、祭祀、科技、生产生活、社会制度”,“这些事关文明起源、传统由来”,不能说“详细记载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先写了甲骨文起源时间之早,接着写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B.文章第二段首先介绍了甲骨文被发现的意义,然后概述甲骨文被发现的过程,以及发现者和民族的命运。
  C.文章第三段主要从民族自身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甲骨文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D.文章第四段论述了甲骨文与中国人民之间紧密的关系,总结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最后提出全文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懿荣的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中华文明曾经几乎被摧毁,但最终没有被摧毁,反而走向复兴的原因。
  B.汉字从甲骨文演化到今天的楷书、草书、行书,虽然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文字上承载着的经验、智慧、历史和责任没变。
  C.以文字为代表的文化是一个文明最值得珍视的财产,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足以证明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D.我们只要有了绵延“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就能够在当今复杂动荡的环境中拼搏出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卡拉维拉斯驰名的跳蛙
  [美]马克•吐温
  这里从前有过一个叫吉姆•斯迈雷的。只要能找到一个人愿打赌,他就绝对奉陪,碰上什么就赌什么,十有八九总是他赢。
  他有一只小斗狗,光看外表你准以为它一钱不值,就配在那儿拴着,一副贼溜溜的样子,老想偷点什么。可是,一旦在它身上下了注,它转眼就变了一条狗:它的下巴颏往前伸着,就像火轮船的前甲板,下槽牙都露了出来,像煤火一样放光。斯迈雷老是靠这条狗赢钱,直到在一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