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20个字。
《三峡》教学实录
一、 新课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六单元。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90页,看到单元提示。大家把单元提示的第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师拍案叫停)
师:是仁者lè山吗?
生齐答:yüè.
师:都不是,读yào,“喜欢,喜爱”的意思。(师板书)
(生俱现疑惑色)
师:中央电视台曾有这样的一句广告词,读的是yào。就这个问题,大家今晚回家可baidu一下,作为一个问题探究。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仁者为什么“乐”山?智者为什么“乐”水?是仁者喜欢登山?智者喜欢喝水吗?(哄堂笑)
生1(主动站起):我记得在课外书上看过一句话,山的稳重,水的灵动。
师(兴奋地):很好,看来多读课外书的同学的悟性就是好啊!这句话说的就是,仁者的性情似山一般的什么?
生齐答:稳重。
师:智者的性情就像水一般的什么?
生齐答:灵动。
师:很好!我们是要成为仁者还是智者?
生齐答:都要。
师:对,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嘛。(笑声)这一点,实际上反映了我们中国文化——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即怎么做和怎么想——的一个基本特点。既要山又要水,有山有水才有风水;(笑声)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评三好学生。(笑声)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事,这段时间,老师家访,见到一些家长,连说好,好,好!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2:成绩好,表现好,家里的房子好嘛!(哄堂笑)
师:不是,是老师问家长有几个子女,家长回答说有两个,一儿一女。
生3:有男有女,“女”和“子”就是“好”咯。
师: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心理的一种表现,怎样的文化心理?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
(生疑惑,俱不出声)
师:大家还记得08年奥运会开幕式吗?一开场,为体现中华文化特质,投影了一个什么字?
生(大悟,齐声):和
师:组词。
生:和谐、中和。
师:对,我们民族文化心理认为:非常美好的东西就要能体现和谐、中和。(板书:大美在“和”)(师恍然)大家还未把书读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