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360字。

  二轮复习之古诗文阅读限时练
  黄宁岭
  古诗文阅读板块限时训练:文言文+古诗歌+名篇名句(一)
  (满分:34分 限时:3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无实,无一得罪者。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帝语方宾曰:“是真国家耳目臣矣。”十六年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潞州盗起,有司以叛闻,诏发兵讨捕。辰方以事朝京师,奏曰:“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帝然之。还则屏驺从,亲入山谷抚谕。盗皆感泣,复为良民。礼部侍郎蔚绶转粟给山海军,辰统山西民辇任。民劳,多逋耗,绶令即山海贷偿之。辰曰:“山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不如缓之,使自通有无。”用其言,卒无逋者。丁内艰归,军民诣御史乞留。御史以闻,服阕还旧任。宣德三年召为南京工部右侍郎。初,两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辰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云南布政使周璟居妻丧,继娶。辰劾其有伤风教,璟坐免。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或议自大名开渠,引诸水通卫河,利灌输。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迁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饷宣府、大同。镇守都督谭广挠令,劾之,事以办。八年得风疾,告归。明年卒。辰为人重义轻财。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
  (节选自《明史•郑辰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B.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C.帝命延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D.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解析:选A “堪内任者”是“方面官”的后置定语,二者之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根据语境,“余”与“独辰及邵玘/傅启让”相对,表“其他人”,应为“试职而已”的主语,“余”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监察御史,官名,明朝时为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省称,通常弹劾与建言。
  B.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
  C.丁内艰,指遭逢父母之丧。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果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
  D.六部,明朝时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辰深得赞赏。他曾奉皇帝之命调查江西安福百姓告发谋逆案以及谷庶人图谋不轨案,处理结果都得到皇帝认可。
  B.郑辰为民请命。潞州百姓苦于徭役被逼为盗,有关部门以叛乱上报,朝廷因此下令发兵,郑辰为此特意回京上朝奏明实情。
  C.郑辰为官刚直。他在担任山西按察使时,对贪官严惩不贷;英宗在位时,奉命前往地方考核官员,奏罢所有失职官吏。
  D.郑辰不计嫌怨。他虽与同僚杜佥事发生过言语冲突,但在杜佥事死后,仍为其治丧,并出钱送其妻子儿女回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无实,无一得罪者。
  译文:                                   
  (2)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注]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 李曹,一作李胄,又作李渭。从此诗看,两人交谊颇深。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照应题目,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