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780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内重点语段训练
  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学校   岳向明    13395462960
  (一)
  ①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②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③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④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1.①段中的“那”改为“这”好不好?为什么?
  2.①段如果改为“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哪句效果好?说说你的理由。
  3.②段中“今天”与“一个世纪以后”似有重复,如果去掉“一个世纪以后”,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4.文段表现邓稼先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简析这样写的作用。
  5.简析文段在语言上的特点。
  6.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7.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8.“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9.“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二)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