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20个字。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阅读《被压扁的沙子》,完成后面题目。
1.“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
A.斯石英是沙子组成的。 B.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C.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 D.斯石英原子的相互排斥进行得非常规慢。
2.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相同,即由于在超高压状态下,原子相距很近而变得极为致密。
B.“如果在85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在大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的原因是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被巨大的撞击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D.作者通过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证明了“撞击说”。
【答案】
1.B
2.C
【解析】
1.考查对信息的提取。结合文章中的“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可知“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故选B。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结合课文中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可知“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被巨大的撞击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课内精读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3.“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4.“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5.什么是泛大陆?
6.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7.“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那时指什么?
8.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