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40字。
第一单元
单元总览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课后篇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饥馑(jǐn) 铿尔(kēng)
哂之(shěn) 舞雩(yú)
B.胡龁(hé) 赴愬(sù)
狗彘(zhì) 褊小(piǎn)
C.便嬖(pì) 庠序(xiáng)
庖丁(páo) 肯綮(qǐ)
D.砉然(xū) 怵然(chù)
莫春(mó) 大郤(xì)
解析B项,“褊”应读“biǎn”;C项,“嬖”应读“bì”,“綮”应读“qìng”;D项,“莫”同“暮”,应读“mù”。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鼓瑟希,铿尔
B.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C.盖亦反其本矣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D.是罔民也
批大郤,导大窾
解析A项,“以”同“已”,“希”同“稀”;B项,“涂”同“途”;C项,“盖”同“盍”,“采”同“彩”;D项,“罔”同“网”,“郤”同“隙”。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吾知也 B.何由知吾可也
C.臣之所好者道也 D.臣未之闻也
解析C项为判断句,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C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景象“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 ”。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 , , ”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4)《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 , ”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5)《庖丁解牛》依靠的是技术的熟练,而拥有熟练技术的原因是“ , ”。
解析理解性默写必须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理解语句的意思,结合题干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准确判断所需填写的语句,并且不能出现错别字。
答案(1)如会同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2)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3)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5)臣之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
5.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要求:不少于60个字)
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木筏)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②子谓颜渊曰:“用(任用)之则行(施展抱负),舍之则藏(退隐),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③孟子曰:“得志,与民由(分享,为百姓服务)之;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