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四单元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13课 宇宙的未来.doc

  第四单元 第11课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石雕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说,人类________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雕更古老的了。(    )。虽然秦宫殿遗址发现过不少瓦当、花砖、石雕和青铜构件,但总的来说秦代建筑使用石构件的还不多。而到了汉代,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考古学家就曾在南越王官署遗址发现多根四方基座八角棱柱形石栏杆,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栏杆构件。
  到了现代社会,石雕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少,而逐渐进入纯艺术创作阶段。但在艺术创作领域想要有________其实很难,有些艺术家便以中国传统雕塑为根,融入现代审美,创作出了不少极具收藏价值的作品,有的还进入了拍卖市场。在中国的拍卖市场,石雕起初一直与油画被放在同一板块拍卖,长期处于陪衬的位置,市场表现________。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重视石雕作品的市场价值。一时间关于石雕市场“春天到来”的话题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不包    一席之地    不瘟不火    沸沸扬扬
  B.包罗万象    一席之地    不温不火    沸沸扬扬
  C.包罗万象    立锥之地    不瘟不火    沸反盈天
  D.无所不包    立锥之地    不温不火    沸反盈天
  B 解析 第一处,无所不包:没有什么不被包括的,指包括一切。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语境强调艺术形式多,应填“包罗万象”。第二处,一席之地:指极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语境强调有一定地位,应填“一席之地”。第三处,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句中用来形容市场行情,应填“不温不火”。第四处,沸沸扬扬:像沸腾后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语境强调人们议论纷纷,应填“沸沸扬扬”。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石雕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它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
  B.石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它的发展
  C.石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石雕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它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D.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它的发展,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
  C 解析 文段讨论了石雕艺术的发展,从括号后的内
  ……
  第四单元 第12课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________的细枝。
  ②蚂蚁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________,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
  ③当蚂蚁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________平地,________高墙,________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A.规格  反映  翻过  绕过  越过
  B.规范  反映  越过  绕过  翻过
  C.规格  反应  越过  翻过  绕过
  D.规范  反应  翻过  绕过  越过
  C 解析 “规格”指产品质量的标准,如限定的大小、轻重、精密度、性能等,也泛指规定的要求或条件。“规范”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根据语境可知,①句应用“规格”。“反映”是动词。“反应”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根据语境可知,②句应用“反应”。后三个词语可依据逻辑关系断定。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前,“打虎拍蝇”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腐败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是一得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②作为领军主将,战前要想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全心全意备战,保持狮子搏兔的心态,力争一剑封喉,克敌制胜。
  ③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灵,引得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④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第六集中,梁思成去见徐志摩,谈话中说道:“昨天在宗孟先生那儿缘悭一面,今日特来拜访。”
  ⑤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必须以人为本,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
  ⑥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的文化重镇,作为备受喜爱的文化“网红”,也一定能在展览理念上顾盼自雄,让井喷的文化热情妥善安放。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D 解析 ①一得之功:一点儿微小的成绩。望文生义。②狮子搏兔: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毫不轻视。使用正确。③吟风弄月:旧时有的诗人作诗爱用风花雪月做题材,因此称这类题材的写作为吟风弄月;现常指一些诗文内容空虚,脱离现实。不合语境。④缘悭一面:指缺
  ……
  第四单元 第13课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比拉彗星自1826年被命名后,一直在预计回归的年份准时出现。1846年比拉彗星一分为二,形成了两颗小彗星,并各自逐渐产生彗尾。这是人类第一次真切地观测到彗星分裂的现象。然而,1852年比拉彗星如期回归后,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却从此失踪了。无论天文学家如何________,进行细致的计算,无论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爱好者们如何________地寻找,全世界再没有人观测到比拉彗星。直至1872年11月27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意外又异常壮丽的流星雨造访地球,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________,如焰火般盛放。据估计,这一夜可见的流星总数约16万颗,是一场真正的“流星暴雨”。而这天正是地球穿过原比拉彗星轨道的日期。天文学家醒悟过来:分裂后的彗星已经碎解为颗粒尘埃,(    )——人们终于发现了流星雨真正的成因。确实,大多数流星雨都与彗星瓦解或喷发的产物________,至今天文学界已经证实有十多个颗粒尘埃流星群与彗星的轨道相合。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距离却从此失踪了。
  B.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C.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D.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B 解析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其一,“距离”和“失踪”搭配不当,句子的主干应为“彗星却从此失踪了”;其二,定语语序不当,根据多重定语的排序原则,句中的定语语序应为“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两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殚精竭虑    苦心经营    络绎不绝    休戚相关
  B.精益求精    煞费苦心    川流不息    息息相关
  C.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络绎不绝    息息相关
  D.精益求精    苦心经营    川流不息    休戚相关
  B 解析 第一处,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语境强调科学家希望通过更加精准的计算寻找到比拉彗星,应填“精益求精”。第二处,苦心经营:指费尽心力筹划、安排。煞费苦心:费尽心思。语境强调天文台和爱好者们费尽心思地寻找比拉彗星,应填“煞费苦心”。第三处,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来来往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