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第5单元(3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第5单元 一 六国论.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第5单元 二 伶官传序 祭十二郎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第5单元 三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doc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二 伶官传序 祭十二郎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
  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
  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B.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C.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D.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
  ……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三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
  一、古诗文阅读
  (2019•河北教考联盟一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 题。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邑五百户。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时雄从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城。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抚养兵民,得其力用。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谥武恭。子师嗣。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B.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C.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D.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点有二:一是对“魏”的判断,从下文“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中可以推断“魏司农卿”是指魏国的司农卿这个官职,不能分开;二是对“雄少骁果”的判断,“骁果”是一个词语,指勇猛刚毅、勇猛敢死的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节指朝廷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象征皇帝与国家,行使相关权力。
  ……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一 六国论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晋书•阮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B.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C.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D.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解析:选C “籍本有济世志”说“阮籍本来有匡扶社稷之志”,意思完整,应在“志”后停顿,排除B项;“少有全者”的主语是“名士”,应在“名士”前断开,排除A项;“少有”与“全者”构成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时一般对人称字,对己称名。
  B.有司文中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古代朝廷中设立官爵或官府,分派职权,各有其专司。
  C.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等有特殊功勋的人车马、衣服等九种礼器,是最高的礼遇。
  D.景元是帝王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可拥有多个年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