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4(5份)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4 第13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4 第14课 谏太宗十思疏.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4 第15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4 第16课 鸿门宴 .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4 第17课 第18课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doc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第13课 烛之武退秦师
  课后巩固再提升
  一、语基扩展
  1.下列句子中含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
  A.①无能为也已②且贰于楚也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①共其乏困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秦伯说
  C.①惟君图之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不阙秦,将焉取之
  D.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失其所与,不知
  解析:选B B.“共”同“供”,“说”同“悦”;A.“已”同“矣”;C.无通假字;D.“知”同“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越国以鄙远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郑既知亡矣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①且贰于楚也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①臣之壮也  ②行李之往来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C项,连词,而且/连词,况且。A项,均为连词,表顺承。B项,均为副词,已经。D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解析:选A 应为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不是从反面。
  4.下列诗句中吟咏的季节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第15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课后巩固再提升
  一、语基扩展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指给……看
  B.于是相如前进缻     前进:上前进献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亲戚:父母兄弟等内外亲属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控制,管束
  解析:选D 约束:名词,信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引车避匿
  C.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D.而君幸于赵王大王亦幸赦臣
  解析:选C C项,连词,况且。A项,介词,趁机/介词,通过。B项,动词,延请/动词,掉转。D项,动词,宠幸/副词,幸而。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写廉颇与蔺相如由不和到交欢。廉颇不甘心位于蔺相如之下,散布恶言,而蔺相如则采取躲避的态度。
  B.蔺相如不畏威势赫赫的秦王,但对廉颇却一再退让,这是因为他认识到廉颇拥有强大的兵权,不可硬碰。
  C.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廉蔺交欢写的虽是内部的事,但矛盾冲突十分激烈。蔺相如采用退让的办法,正确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冲突。
  解析:选B “蔺相如不畏威势赫赫的秦王,但对廉颇却一再退让”是反衬蔺相如胸怀的宽大。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B.乃使其从者衣褐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解析:选B B项,“衣”和例句中的“寿”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间:名词作状语,抄小路。C项,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先。D项,严: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敬畏。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