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80+4810字。
课后针对训练6 晋灵公不君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厚敛以雕墙 雕:刻画,绘制
B.谏而不入 入:进入
C.使钅且麑贼之 贼:刺杀
D.宦三年矣 宦:做贵族的仆隶
解析:B项,“入”在语境中是“被采纳”的意思。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B.古之良大夫也
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D.伏甲,将攻之
解析:A项,代词,代指所犯的过错。B项,助词,的。C项,助词,的。D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解析:A项,“辟”同“避”。C项,“阙”通“缺”。D项,“溜”通“罶”。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盛服将朝
A.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提弥明死之 D.晋侯饮赵盾酒
解析:B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A、D项为使动用法,C项为为动用法。
答案:B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右,车右。古人乘车以右为尊,一车乘三人,尊者在右,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车左陪乘。
B.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时指用来温酒的器具,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C.乙丑,古代用干支纪年月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D.大史,即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解析:古人乘车以左为尊,一车乘三人,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车右陪乘。
答案:A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课后针对训练7 直书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
B.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C.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
D.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
解析:B项“寘”同“置”,C项“匪”同“非”,D项“嘿”同“默”。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义解释不当的一句是( )
A.则秽迹彰于一朝 彰:彰显
B.彼我无忤,行之不疑 忤:违反,抵触
C.然世多趋邪而弃正 趋:快走
D.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吁:叹词,表惊叹
解析:C项,趋这里是“倾向于”。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故宁顺从以保吉
A.不违忤以受害也
B.董统《燕史》,持谄媚以偷荣
C.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例句中的“以”和B项中的“以”都是连词,来(表目的)。A项,连词,因而(表因果);C项,介词,用;D项,介词,因为。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所含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贯三光而洞九泉
A.若邪曲者,人之所贱 B.正直者,人之所贵
C.案金行在历 D.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解析:例句与C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A、B两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C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②而二子书其所讳,曾无惮色
B.①故宁顺从以保吉②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
C.①而披沙拣金②如披冰霜
D.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解析:A项,①因为,介词;②然而,连词。B项,①用来,连词;②因为,介词。C项,①分开,动词;②披着,动词;D项,①②都是竟然,都是副词。
答案:D
6.填空。
(1)《史通》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