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一-专题能力增分训练五-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含修辞).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二-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八-论述类文本阅读(A).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二专题能力增分训练九-论述类文本阅读(B).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六《论语》解读-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八-传统文化经典(A).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六《论语》解读-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九-传统文化经典(B).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七-名篇名句默写-专题能力增分训练二十-名篇名句默写(A).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七-名篇名句默写-专题能力增分训练二十一-名篇名句默写(B).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小说阅读(A).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二-散文阅读(A).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三-散文阅读(B).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一-小说阅读(B).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文言文阅读(A).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五-文言文阅读(B).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六-古诗鉴赏(A).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七-古诗鉴赏(B).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增分训练七-图文转换.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增分训练三-病句的辨析.doc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增分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doc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八 论述类文本阅读(A)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材料一 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国家必须是全球最重要的出口国之一。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SDR成分货币代表性日益下降,扩大SDR一篮子货币的呼声日渐高涨。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势不可当。人民币国际使用大幅增加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是一个长远的趋势。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主要欧洲国家均支持将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这在西方七国集团峰会上已释放出积极信号。
很多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适合全球经济发展。新兴市场占据全球经济很大比例,但全球货币体系还是以美元为基础,新兴市场国家又以大量美元为外汇储备,所以美元的波动直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澳大利亚华人金融专家协会理事长郭生祥说:“人民币不纳入这个篮子显然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全局。”
2017年9月统计的世界核心产油国与
中国交易石油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一览表
结算
方式 人民币结算 非人
民币
结算
国别 沙
特 俄
罗
斯 安
哥
拉 伊
拉
克 阿
曼 伊
朗 委
内
瑞
拉 科
威
特 巴
西 阿
联
酋 其
他
比例 15% 13% 11% 10% 9% 8% 5% 4% 4% 4% 17%
(摘自网易财经《人民币“入篮”能带来什么?》,有删改)
材料二 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被正式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也由此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储备货币之一,这意味着国际上对人民币将有更高期许和更严要求。人民币“入篮”后,整体上,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会提升,它将是一个更稳定、更被广泛接受的货币,人们会更有信心持有人民币资产,进而“减少钱包缩水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境外使用人民币的阻力,国外企业和个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也会提高。
以往很多国家不支持人民币直接兑换,必须先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再兑换成当地货币;今后则有望拿人民币直接兑换当地货币,省去兑换美元环节,避免多次购汇造成的损失。在境外如果用人民币投融资,能更好地管控汇率风险。而且人民币流动性增强,相应的交易成本和财务成本会下降。以往,中国公民想在海外拥有资产,必须用美元,国内资产也缺乏国际性,但以后在国际上进行资产配置组合的选择和获得海外投资的机会将更多。
人民币“入篮”能降低国际贸易风险。目前石油、化肥等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和结算,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国,中国的国际贸易受到美元制约,一旦美元升
……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八 传统文化经典(A)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齐①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②,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③;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注①齐:通“斋”,祭祀时的斋戒。②饐而餲:指食物腐败变味。③食气:气同“饩”,食气指主食。
1.小如饮食者也常蕴含着大道理,如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认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简析其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
2.上述材料中,孔子一方面明确批判“耻恶衣恶食者”,大加赞赏颜回“箪食瓢饮”;另一方面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饮食极为讲究。你认为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礼记•大学》)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
……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七 古诗鉴赏(B)
一、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第1~2题。
梅 花
高 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其《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被历代文人誉为咏梅佳作。
1.诗歌的颈联为什么要写“竹”和“苔”?
2.这首咏梅诗的颔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请你自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第1~2题。
春 草
杨 基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1.简析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
2.尾联意境隽永,请作赏析。
三、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第1~2题。
黄氏延绿轩
高 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赏析尾句“一时放春入”。
四、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第1~2题。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1.“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