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80字。
《作业推荐》——诗经二首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雎鸠(jū) 窈窕淑女(shū) 宛在水中沚(zhǐ)
B.荇菜(xìng) 在水之湄(mèi) 寤寐思服(wù)
C.琴瑟(sè) 左右芼之(mào) 蒹葭苍苍(jiā)
D.参差(cī) 在水之涘(sì) 宛在水中坻(ch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加点字的注音有误。“湄”读méi。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湄”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 左右芼之(挑选)
B.君子好逑(配偶) 寤寐求之(日日夜夜)
C.白露未晞(干) 在水之涘(水边)
D.蒹葭采采(采摘) 道阻且跻(高)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D项解释有误,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C.溯回从之,道阻且长。
D.窈窕淑士,琴瑟友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答案为A项。A项“关关鸠鸠,在河之洲”中的“之”可译为“的”,其他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
4.下面诗句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句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比兴手法的辨别和赏析。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其中赋、比兴是其中的写作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C项没有用到比兴。
5.下面对《蒹葭》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两句引出了所思念者和所在地,不仅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融合无间,而且又为后四句抒发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相会艰难之情做铺垫。
B.“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人经过一番艰苦的上下追寻之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了渴慕的程度。“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C.第一节“白露为霜”写出了露水浓重、凝结成霜的情景,这应该是天刚破晓时的景况;第二节的“白露未晞”,其中就有时间的推移,那就是天已亮而露水还未干的景象。
D.“道阻且右”和第一节的“道阻且长”、第二节的“道阻且跻”又有不同,这一句更准确地描写出傍着水流的小路的曲折弯窄,令人难以前行,则主人公的失望与难言的痛苦,完全可以思而得之。但“采采”一词写阳光灿烂的样子,又给第三节的景物涂上了一层亮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蒹葭》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即可。D项赏析不正确,“采采”是“茂盛鲜明的样子”,不是指阳光灿烂。主人公依然是失望和深沉的相思之情,没有“涂上一层亮色”。
6.下面对《关雎》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以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配偶不乱之意,而兴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节的佳处,在于它那种舒缓平正之音,并以这种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
B.第二节“参差荇菜”是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左右流之”以荇菜流动无方向喻淑女难求。“求”字是全篇的中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