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5张,有教学设计,约2190个字。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8课《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定兴县肖村中学祖立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感悟课文的主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教学重点】
  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文学铺垫
  1.故事入题(猜猜他是谁)
  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项目的决赛中,最终以12.91秒的成绩夺冠,打破了奥运会记录。(你知道吗,他开始训练的并不是跨栏)而是跳高,然而他的成绩却不理想。按照惯例,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回普通学校学习。是孙海平发现了他短跑方面的潜力并全力争取,刘翔才回到上海体育学院练习跨栏,并进一线队伍,这才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谁对于刘翔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孙海平)如果说刘翔是一匹千里马的话,那孙海平就是发现他的伯乐。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关于马和伯乐的文章《马说》韩愈,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题目是什么?)
  2.介绍文体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我们学过的说体文有:《爱莲说》《捕蛇者说》。(今天要学的《马说》,它的作者是谁?)
  3.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那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这篇说?)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拔重用。很可惜有着“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认识作者这样的大文学家被埋没的原因,领悟他当时的情感,探寻成功道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