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220+3740字。
提分攻略2 文言翻译“3关键”“4步骤”
Ⅰ 抓住文言翻译“3关键”
圈定实词——5类实词精准译
一、“审”出重点实词
文言文翻译,要有审题意识。所谓“审题”,指的是一审语境,即该句的外部语境(上下文)和内部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二审采分点,看哪几个词可作为采分点。就实词而言,哪些可能作为采分点呢?
从词性上看 首先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名词。
从频率上看 120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常作为采分点。
从特殊性上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如“妻子”“前进”)、偏义复词、活用词、通假字5类词通常为重要实词;繁难、生僻的字词也可能是重要实词。
上述几类词语,一旦确认,就要用符号(如着重号)标出,以便在翻译中落实。
二、“译”准重点实词
1.通假字——本字本义
通假字在翻译中虽不常见,但准确识别并翻译到位是翻译的一种重要能力。如何判断通假字的本字并推断其意义呢?
(1)依据事理判别本字
在某个句子中,依据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关系,确定了相应词语的词性,而按照这个字的本义或常用义解释时,就会感到不合事理,这时,我们就应意识到这个字是通假字。如“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中的“直”字,如果按照常用义“不弯曲”理解,我们会感到语意突然中断,这时就要意识到“直”是“值”的通假字。
(2)依据类型推断本义
当意识到某字为通假字之后,就要推断其本字应该是哪一个,然后再确定其意义
……
Ⅱ 记牢文言翻译“4步骤”
从高考命题来看,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文言文的字、词、句都是得分的重点,同时也是翻译的难点。把握住了句子的主旋律,然后再突出重点的字词和句式,句子就基本上翻译到位了。下面是作答文言文翻译题的4大步骤:
[典例剖析]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有删改)
【解题流程】
第一步,定采分点
重点实词:“思”,思念;“立”,建造;“辄”,就;“弦歌”,名词作动词,奏乐歌咏;“荐”,祭祀。
关键虚词:“其”,代词,指王涣;“而”,连词,表修饰,可译可不译;“之”,代词,他。
特殊句式:“为(其)立祠(于)安阳亭西”,既是省略句,又是状语后置句。
第二步,切分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