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440个字。

  2020年中考复习
  辨识并修改病句专题训练
  “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合乎语法规范。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辨识句子的语病和修改病句,是最能检测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题型,也是中考句子考查的重点,难度较大,因此是大部分省市试卷的必考题型,也是中考的热点。
  【命题趋势】
  1.对辨析病句的基本要求:
  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言习惯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2.对修改病句的基本要求: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修改;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3.常用的考查形式:
  病句的辨识,一般以客观选择题出现;病句的修改,一般以主观题出现(常要求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4.命题的语言材料将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试题材料主要来自各种媒体以及同学们的习作。

  一、如何辨析?
  (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如: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辨析]谁“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清晰了。
  (2)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
  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
  [辨析]此句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听着……报告”,“注视着”同“报告”搭配不当。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班长,倾听着他的报告。
  (3)类比——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
  如: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
  [辨析]用同义词“交换”替换“交流”加以比较,“交换”比“交流”通畅,合乎习惯。
  (4)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
  如: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起床了。
  [辨析]“清晨”与“三更”不是同一时间,前后矛盾。
  二、病句类型:
  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不合逻辑⑤句式杂糅⑥表意不明⑦重复罗嗦⑧用词不当⑨关联错误
  三、类型分析:
  语序不当
  1.词序不当
  例:①“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本句谓语词序就不当,“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②“不但他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很好。”(本句关联词语词序不当,“不但”应移至主语“他”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