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9670字。

  武汉市武昌区部分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四月线上诚信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哲学,一门 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 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 。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数对世界 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A.深刻    直观    不可厚非    不足为奇          B.深奥    直接    不可思议    司空见惯
  C.深奥    直观    不可厚非    司空见惯          D.深刻    直接    不可思议    不足为奇
  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孟子》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舍生取义、独善其身等。
  B.无论一个人再怎么强悍,总有他自己的极限,他若透支体力勉强工作,那么就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C.一天当中,每个人都会有精神不济的时候,除非是神,不然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处于精力充沛的状态。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追求时尚最低也是最普遍的层次是:从众。某明星戴一顶帽子,尽管整体效果并不符合自己原本的审美标准,但大家都说好看,于是人人争相效仿。
  B.时尚可以带给人们以极高的精神享受、优雅的仪容举止,并且赋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气质与神韵,人们对时尚的正确追求,能够提升生活的品质。
  C.也有一些人摆脱了从众的心理,转而求异。譬如,整洁、光鲜、亮丽是人们对外形普遍的审美要求,可是偏偏就有人要以邋遢、破败、杂乱为美。
  D.好好的衣服挖几个洞,年纪轻轻留一脸刺猬般的胡须,头发乱得有如生了癞头疮……这些不健康、不堪入目的与众不同,绝不是人类需要的时尚。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4-6题。
  有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
  赵宗彪
  ①唐僧师徒一个个都在苦水中泡过,取经路上的日子也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险象环生,苦海无边,最终修成正果。
  ②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奇怪的想法,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好像只有苦难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苦难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的精神,但太多的苦难,也能毁灭一个人的所有尊严和自信。孟子说,大丈夫必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能够做到的,人世间又有几个?太多的苦难,只会剥夺生命的质量,摧毁人的意志、自尊、理想和信念,而只有极少数有大志而且意志特别坚韧的人,才华特别丰厚的大才、奇才,才有可能逆流而上,成就梦想。
  ③唐僧的苦难,同成就他的事业并无必然联系。他如果小时候有天伦之乐,未必就不会读书。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这些不是因为苦难才得来,而是他拜菩提祖师为师,在环境优美的须弥山学习十一年的成果。孙悟空的苦难,那是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这苦难给他带来了什么?是驯服、奴化、忍耐和逆来顺受。在五行山下的时间里,孙悟空的法术并没有提升,只是不羁的精神日渐消磨,活跃的创造能力逐步萎缩。
  ④孙悟空的苦难缔造者,严格说来,是玉帝本人,孙悟空虽然出身寒微,但毕竟有能力有水平。但玉帝和他所创造的天庭,却大材小用,只让他当个马夫。后来虽说封了齐天大圣的空头衔,却又不给他相应的待遇,连一张蟠桃大
  会的入场券都没有,谁能咽得下这口气?即使没有孙悟空出现,迟早会有赵悟空、李悟空、王悟空等来叫板。沙僧原本是玉帝的侍卫官,职官是卷帘大将,却只是因为打碎了一只琉璃盏这样的小过失,竟然要下凡做妖怪,每七天还要飞剑穿胸百余下。比起孙悟空的打碎天庭的所有殿堂庙宇、亭台楼阁、瓶瓶罐罐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尽管沙和尚沉默寡言,但他心里会平衡吗?
  ⑤尽管苦难来了,我们必须毫不迟疑地面对,但我们能否分析一下,哪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司马迁能写出伟大的《史记》,不是因为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而是他本来就有理想有才华。否则,就难以反证,历史上受到宫刑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却仅有一部《史记》?“吹尽狂沙始到金”,是因为首先有金,否则,狂沙吹尽,还不照样是狂沙?
  ⑥任何人为的苦难,对人类而言,都是噩梦。
  ⑦如果因为极少一部分的人在苦难中依然做出了成就而歌颂苦难,那就是自欺欺人。歌颂苦难,鼓励苦难,怀念苦难,而那些苦难的制造者们,却由此可以逃避惩罚而变成恩主,这不正是他们所希望的最好结果吗?
  ⑧孙悟空们在一个个的苦难面前坚持下来了,但原先那个充满灵气和自由思想的精灵,却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复返了。生龙活虎的孙悟空从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起,即已死了。
  (选自《今晚报》2019年4月28日,有删改)
  4.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只有苦难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C.人为的苦难是可以避免的。                   D.任何人为的苦难,对人类而言,都是噩梦。
  5.下列对本文论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