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
复习01《为学》《观沧海》-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
复习02《天时不如地利》《望岳》-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
复习03《橘逾淮为枳》《饮湖上初晴后雨》-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
复习04《伤仲永》《钱塘湖春行》-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
复习05《周处》《黄鹤楼》-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
复习06《小石潭记》《山居秋暝》-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
复习07《卖油翁》《送友人》-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
复习08-《核舟记》《卖炭翁》-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
复习09《口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
复习10《愚公移山》《题破山寺后禅院》-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
初三古诗文复习(1)《为学》《观沧海》
作答时间:20分钟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 学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④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⑤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⑥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⑦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一、解释词语。
1、蜀之鄙有二僧 ( ) 2、贫者语于富者曰 ( )
3、越明年 ( ) 4、贫者自南海还 ( )
5、西蜀之去南海 ( ) 6、以告富者 ( )
7、下列与“人之立志” 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为之 B. 吾欲之南海 C. 蜀之鄙有二僧 D. 西蜀之去南海
二、句子翻译。
1、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子何恃而往!
3、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三、内容理解。
1、本文讲述了 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 的辩证关系,告诉人们 的道理。
2、文中可以看出“之南海”是非常困难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文中穷和尚到南海的经历可以用一句俗话来概括:
4、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
A、天下事有难易乎? 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第①段指出“为学”的难易可以转化,关键在于“为”。
B、故事中贫僧的所为证明了“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观点。
C、选文③ 到⑥段富僧的心理由最初的轻蔑变成了最终的敬佩。
D、选文的第⑦段由“蜀鄙二僧”的故事引出了主旨:为学贵在立志。
四、文学常识。
1、本文是作者是 (人名)写给他子侄辈的训示家书,在教材中我们还学过与他同时代的文学家所写的家书是《 》。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现在人们常借以说明
的道理。
二、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词语解释。
临: 何: 澹澹: 竦峙: 萧瑟: 洪波: 星汉:
……
初三古诗文复习(3)--《橘逾淮为枳》《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答时间:20分钟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②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③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④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⑤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⑥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一)解释加点词。
1、晏子将使楚 ( ) 2、楚王闻之 ( )
3、曰:‘坐盗。’ ( ) 4、吏二缚一人诣王 ( )
5、齐人固善盗乎 ( ) 6、寡人反取病焉 ( )
(二) 句子翻译。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5.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三)文学常识和内容理解。
1. 本文选自《 》。晏子,名 ,字平仲, 时期齐国政治家,以善于 著称。
2.本文记叙了
的故事,成功塑造了晏子 的形象。
3.楚王羞辱晏子的方法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第⑤段中,晏子面对“齐人固善盗乎”的挑衅,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喻,把_______比作“淮南”,__ ___比作“淮北”,不盗之民比作“橘”,______比作“枳”,从而推论出 “______ ______ ”的结论,完成了漂亮的反击。
5.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机智地应对楚王的刁难,成功地化解了困局。
B楚王不知道晏子是善辩之人,自以为可以设计羞辱晏子。
C 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
D 楚王狂妄自大地导演“齐人坐盗被缚”一幕,却自取其辱。
6.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
……
初三古诗文复习(10)---《愚公移山》《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答时间:20分钟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一)解释词语。
①方七百里 ②聚室而谋曰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
④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⑤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⑥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⑦年且九十 ⑧且焉置土石
(二)句子翻译。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且焉置土石?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甚矣,汝之不惠。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6.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三)文学常识和内容理解。
1.本文是一篇带有______(文学体裁)色彩的寓言故事,选自《 》。
2.本文记叙 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 的精神,也说明了 的道理。
3.本文结尾写操蛇之神“惧”和天帝“感”的目的是 ,从文中我们懂得的道理是____ __________
4.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点明了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 B、第二段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