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题意——高三作文教案(一)<br>
江苏省淮安淮州中学 韩维加<br>
材料: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多许多的诱惑,令人眼花缭乱的游戏机是一种诱惑,别人穿的漂亮的衣服、高档的鞋子是一种诱惑,美味佳肴是一种诱惑,灯红酒绿的生活更是一种诱惑。面对诱惑,各人有着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行动。 <br>
要求:请以“诱惑”为话题写篇文章。 <br>
注意: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br>
教具:投影仪 <br>
【指导过程】 <br>
一、考纲要求: <br>
投影出示: <br>
2003年的《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br>
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br>
基础等级D <br>
①符合题意* <br>
②符合文体要求 <br>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br>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br>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br>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br>
二、考点阐释 <br>
符合题意是作文的首要问题,关键是“符合”二字。“符合”的含义是恰当、适当。现在的高考作文题从内容的选材到思想的定位,都比较宽泛,要求也相对灵活,但一定要“符合题意”。例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大前提,你就不能写“假如”不成立,“记忆不可以移植”,大前提没有了,何谈移植呢?所以前提条件要承认,然后或记叙、或议论,都可以。 <br>
“题意”就是题目的宗旨、中心、观点、思想。抓住题意就抓住了灵魂,抓住了“神”,不然就会无的放矢。所谓“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它们的全部含意,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主要是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在每年高考作文中上述每一个环节都有考生审错或疏漏。其主要原因还是没吃透材料. <br>
三、试题回顾: <br>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3全国卷作文题)。 <br>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