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10个字。

  出师表
  ◇教材分析◇
  《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意切、感人肺腑的千古名篇。作者通过表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贞,提出的三条建议,既是安定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作者通过叙述生平及出师北伐,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慷慨深沉,动人心魄。本文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主张明确,析理透辟,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表”的特点,分析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3.学习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4.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5.领会诸葛亮提出三项建议的借鉴意义。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意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意。
  2.讨论法。关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应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互动,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3.探究法。提供有关诸葛亮的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引导学生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2)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2.难点:掌握本文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他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所撰写的《出师表》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类作品的佳作,文章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文天祥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评价“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文体知识
  表,古代臣子向君主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