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专项训练卷(5份)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一、识记应用类(文言字词) Word版含解析.doc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二、记忆理解类(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三、识记套用类 Word版含解析.doc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四、识记默写类(名句名篇) Word版含解析.doc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五、识记辨析类(成语) Word版含解析.doc
一、识记应用类(文言字词)
(一)常考120个实词串联巧记
1.爱
•喜爱,宠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吝啬,吝惜。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
•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通“ (ài)”,隐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故事巧记】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欣赏)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
•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全。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失街亭》)
•安适,安逸。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疑问代词,哪里,哪儿。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
【故事巧记】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3.被
读音一 bèi
•受,遭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覆盖。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读音二 pī
•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披散,散开。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故事巧记】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
……
三、识记套用类
(一)常见的古代诗歌的语言特色
特色 说明 示例 赏析
冲淡 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语言力求朴素,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这几句诗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却蕴含着作者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工丽 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红浸珊瑚短,青悬薛荔长。”(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绚丽 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诗歌语言有鲜明的色彩感,而且色彩对比强烈,写出了春日江南的明艳如画。
直率 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反映了农夫对沉重的剥削的怨恨和控诉。
委婉 不是直接叙述或抒情,而是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诗人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并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清新 比喻新颖,用语通俗。山水田园诗人所作诗歌大多清新脱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这首诗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