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40字。

  《植树的牧羊人》
  【导入门】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风雨中奋斗搏击。假如生命是鹰,不要畏惧困难,要张开翅膀在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
  一片几千公顷的荒山,几十年的时间被一个人一点一点全部栽上了树,荒山变得有了生机,大家相信这是事实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人物,他或许就是中国的“愚公”。
  【目标牌】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的叙事顺序与情节结构。(重点)
  2.学习掌握文章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难点)
  3.感悟植树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重点)
  诗意篇
  疏通文意理思路(为啥写)(趣味性)
  一读:初读全文,感知内容(读出音韵:注意字音、字形、重音、语气、语调、节奏)
  一写:抄写文常基础,批写段落大意(自主思考)
  【自学径】
  一、记文常
  [解题目]
  题目中的“牧羊人”是主体,其主要行为是“植树”,所以题目既告知读者文章主人公的身份,又告知我们他所做的主要事情。
  [辨文体]
  [知作者]
  作者:让??乔诺(1895-1970), 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多数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查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片荒芜、破落、毫无生气的荒原。只有很少的人在这儿过着冷漠、孤独的生活。有一个牧羊人,他一边牧羊,一边每天都种100棵橡树。由于气候不好,种十万棵树,最终只有一万棵长成大树。尽管如此,牧羊人没有气馁,没有沮丧,依然坚持每天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地,这个地区有了雾气、水分、溪水、村庄、泉水、笑声,整个地区都活了起来。作者为老人的见识、胸怀、坚持而感动,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以做纪念。
  二、立基础
  [标段落][圈词语][记音形]
  慷(kānɡ)慨(kǎi)  干涸(hé)  废墟(xū)  坍(tān)tā塌   缝隙(xì)  chóu(酬)劳  páo(刨)根问底  沉默ɡuǎ(寡)言  山毛榉(jǔ)  薰(xūn)衣草   chuō(戳)穿     溜(liū)达 帐péng(篷)  滚烫(tàng)  光秃(tū )秃 流淌(tǎng)  硬朗(lǎng)  拣(jiǎn)
  [释词义]
  1. 干涸:干枯,没有水。
  2.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3.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4. 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5. 连锁反应: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
  【感知石】
  三、划结构
  (一) 理清文章脉络:
  1.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作者对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精神的评价。
  2.第二部分(2-20):以时间为顺序,写“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1)2-12:初遇牧羊人
  (2)13-17:再见牧羊人
  (3)18-20:最后一次遇牧羊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