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80字。

  2020年全国I卷作文解析(带范文)
  一、2020年全国卷I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立意解析
  解析:今年全国卷1,延续了以往的风格,依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时,需要注意两点:
  首先,要注意形式指令——“发言稿”。“发言稿”是读书会现场的交流和沟通,因此,要注意互动,不能“自说自话”。要不然,现场会非常沉闷,那这次发言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写作文时,需要采用适当的口头提示语,比如,“大家觉得呢?”“对不对?”“是吧?”,彰显现场交流气氛。这一点,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哦。
  其次,要注意内容指令——“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感触最深”,其实就是这三个人都让人感触深刻,但是,相比其他两位,第三个让人印象最深。因此,写作的时候,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权衡,最终得出“印象最深”者到底是谁。
  注意了以上事项,就可以从多个角度,开展立意:
  第一种立意:对管仲感触最深。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这说明,管仲有真才实学,是能够让国家兴旺发达的“真凤”。齐桓公的胸怀、鲍叔的“知人”,对齐国来说,当然重要。但是,在“硬实力”“真能力”面前,这些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硬实力”“真能力”能对其他素养形成降维打击。
  所以,对管仲印象最深,可以抓住管仲的才华和能力做文章,强调其对齐国崛起(称霸)的重要性。
  第二种立意:对鲍叔感触最深。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鲍叔能够“知人”,而且愿意主动让贤,具备高风亮节。如果没有鲍叔,或许就没管仲的赫赫功业了,那也就可能没有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