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第2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5份)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第2课 1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第2课 2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 Word版含解析.doc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第2课 2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 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第2课 3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三) Word版含解析.doc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第2课 3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三) 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被人们称为“东北最美高铁”的吉图珲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途经长白山、松花湖、拉法山等众多风景名胜,沿途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②小张出版的两本书,是在导师的指导和同学们帮着校对下完稿的,他成名后竟然得鱼忘筌,对此,导师和同学们很不以为然。
③很多人对古诗词颇有情怀却只能高山仰止,《中国诗词大会》正好带动全民进行一场古典诗词之旅,并汲取知识,涵养心灵。
④学校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小有成就就自命不凡,得意忘形,那么很可能失意时就会一蹶不振。
⑤常念“紧箍咒”是对领导干部长期不懈的思想教育。制度之网再严密,总有挂一漏万之处,也有根据时移世易进行修正的过程。
⑥宁波地铁试运行期间,许多市民为了亲身体验一下地铁的方便与快捷,如过江之鲫一般,纷纷涌向各大站点。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解析】 ①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此处指高铁沿途风景如画,使用正确。②得鱼忘筌: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凭借。使用正确。③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或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的仰慕。此处使用对象错误。④一蹶不振:一经挫折,就不能再行振作。使用正确。⑤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一般用来自谦。应改为“百密一疏”。⑥过江之鲫:多得像群游过江的鲫鱼,比喻赶时髦,盲目跟风,贬义词。褒贬失当。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B )
A.老王听说同事下班要赶着回家给儿子过生日,便问:“孩子贵庚啊?明天我带个礼物给他,祝他茁壮成长,越来越聪明。”
B.张博士花费十年心血写成的著作最近出版,他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将书赠给一前辈,说:“惶恐以赠,望不吝赐教。”
C.老刘的拙荆是广场舞的爱好者,为了参加比赛,这些日子每天利用傍晚的时间参加文化广场的集中排练。
D.李教授在女儿的婚礼上热情致辞:“值此中秋佳节,良辰美景,恰逢令爱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位亲朋好友。”
【解析】 A项,“贵庚”,敬辞,问人年龄,多用于问长辈的年龄,用于此处不得体。C项,“拙荆”是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此处用来称别人的妻子,不得体。D项,“令爱”,敬辞,称对方的女儿。用于此处不得体。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它们与《资治通鉴》一样都是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
B.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等书都是古典白话小说的典范。
C.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D.与汤显祖生活年代基本相同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很多,
……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 )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________,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________,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________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________,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教养不但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且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B.不是教养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C.不是教养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D.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解析】 复句的主语是“教养”,应在关联词之前,排除BC;此处否定“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肯定了“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不属于递进关系,排除A。
2.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B.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C.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人类的渺小和宇宙之大。
D.如果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解析】 承接“这也许怪不得他”,应解释原因,所以关联词应用“因为”,排除BD;“不经教育”是提出的假设,应为“因为如果不经教育”,排除C。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
A.推而广之 以身作则 煞有介事 锦上添花
B.推己及人 身体力行 盛气凌人 繁花似锦
C.推而广之 身体力行 煞有介事 繁花似锦
……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常言“文如其人”,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情、喜好等等会自然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文字和作者________,非常相似。如果作文之人风流倜傥,他的文章定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如果作文之人不苟言笑,他的文章定然庄严肃穆,天然一般有威慑力。( )每当阅读先贤的书籍,常常忍不住或者为先贤的________,或者为先贤的深刻思想________,恨不得立马和他当面交流所得、畅所欲言。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稍稍可以安慰的是,通过阅读先贤书籍,了解先贤的品性,知道先贤的喜好,体会到先贤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自觉心意相通,感情更加贴近,________未曾得缘一见,内心里却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朋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休戚相关 金玉良言 拍手称快 虽然
B.息息相关 金玉良言 拍案叫绝 虽然
C.息息相关 金科玉律 拍案叫绝 即使
D.休戚相关 金科玉律 拍手称快 即使
【解析】 第一空:“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指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结合语境“文字和作者”该用“息息相关”,故排除AD。第二空:“金玉良言”: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或教诲。“金科玉律”: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结合语境“先贤的”该用“金玉良言”,故排除C。第三空:“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第四空:“即使”:是表示假设,事情还没有真正发生。“虽然”:是真实发生了的,并非假设。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所以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
B.所以了解一个人,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
C.所以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
D.所以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自然可以了解这个人;同样的,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自然可读懂他的文章。
【解析】 根据前文“如果作文之人风流倜傥,他的文章定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如果作文之人不苟言笑,他的文章定然庄严肃穆,天然一般有威慑力”,此句阐述的是“人与文”的关系,“人”在前,“文”在后;然后根据前后文的衔接关系可作出判断。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D )
A.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B.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C.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