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10字。
孤独之旅
目标定位
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3体会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难点
分析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基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孤独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成长过程中孤独的滋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一个________的主题。
(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教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2)本文虽节选自长篇小说,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脉络。
提示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3.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少年杜小康
环境:离家很远且偏僻的芦荡。
情节:杜小康因家庭变故失学后,和父亲一起去放鸭,他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逐渐成熟、坚强。
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探究人物形象。
(1)根据故事情节,用词语简单概括杜小康成长的心路历程茫然、恐惧——害怕、胆怯一感到孤独——不再恐惧坚强
(2)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是一个敢于面对困难、坚强成熟的孩子。
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他是一个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2.找出本文描写环境的句段,体会其作用。
有关鸭群、芦荡、暴风雨的句段
作用:渲染孤独的气氛,烘托人物孤独、害怕的心理,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