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巩固第二轮基础组合练11蹭含解析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巩固第二轮基础组合练10词语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巩固第二轮基础组合练11蹭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巩固第二轮基础组合练12连贯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巩固第二轮基础组合练13仿写含修辞和逻辑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巩固第二轮基础组合练14压缩语段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巩固第二轮基础组合练15图文转换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巩固第二轮基础组合练16古代文化知识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巩固第二轮基础组合练17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docx
基础组合练10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地写出了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真知灼见,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了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相得益彰。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的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与众不同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 ),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快意恩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D.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悲壮的祭品,但母亲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B.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C.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D.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体现着他们的人生理想
B.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
C.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着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
D.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的人生理想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或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所谓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5.下面的材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的片段。请筛选其中的信息,简要概括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题的命题意图。不超过30个字。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2018年高考语文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比如全国卷Ⅲ作文题,三条标语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分别喊出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最强音。三条标语的组合,可以帮助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全力以赴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答: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婚礼喜宴上,有位嘉宾祝福:恭祝一双璧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B.接到朋友邀约,小王当即表示:多谢厚爱,明日定当去舍下拜访。
C.吴彬与好友久别重逢,欣喜地说:“久仰久仰,我们终于再次聚首!”
……
基础组合练12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________。当下社会,经典诗词更需要赋予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千百年的经典诗词随着优美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________出蓬勃生机。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让品读历史的人________。我们将传承诗词的经典精品献给人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________当代文化风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沁人心腑 萌发 心悦诚服 引领
B.感同身受 焕发 心悦诚服 指引
C.感同身受 萌发 心驰神往 指引
D.沁人心腑 焕发 心驰神往 引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B.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展现了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
C.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D.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中蕴含着永恒不灭的真善美
……
基础组合练17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崇尚英雄,更不缺乏产生英雄的土壤。有多少民族存亡之秋,多少亡国灭族之恨,就有多少挺身而出的英雄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他们或是慨当以慷的侠士,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决绝;或是戍边守国的将士,有( )的豪迈;或是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谋臣,有( )的担当……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找寻民族解放、国家强盛的道路上,英雄辈出,璀璨绚烂……
和平年代,经济繁荣,物质丰富,我们同样需要英雄。什么样的人才是让人信服、让人崇拜的英雄?白手起家,商海弄潮,产业报国,是英雄。教书育人,研究实验,科技兴国,是英雄。普通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英雄。凉山大火中牺牲的消防官兵,让更多人的记忆定格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定格在他们赴汤蹈火的背影上,定格在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追求上。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不变的始终是一个民族的家国观念。在透过清明节表达追思的同时,实现了中华民族也在每一个人身上完成家国观念的代际传递的任务。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
B.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D.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2.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担当”后面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鲁迅说:“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画,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
B.过年的时候,我们各地的花样一向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狮子、玩龙灯、跑旱船、放花炮……人人穿上整洁的衣服,头面一新。
C.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D.他颤动着嘴唇低低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不要……为我……耽误工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透过清明节表达追思的同时,中华民族的家国观念也在每一个人身上完成了代际传递的任务。
B.在透过清明节表达追思的同时,中华民族也在每一个人身上完成了家国观念的代际传递的任务。
C.在透过清明节表达追思的同时,中华民族的家国观念也在每一个人身上完成了代际传递。
D.在透过清明节表达追思的同时,中华民族的家国观念也实现了在每一个人身上代际传递。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者要想增加收入,①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某种农产品价格再稍有提升,生产者往往更是一哄而上,不计环境资源代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