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7张,教学案约1490+1000字。
春之联想
——词义的形象色彩分析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联想与春有关的古诗词句;
2、分析古诗词句欣赏中词义的形象色彩,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词义的形象色彩的分析能力和联想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在古诗词语境中运用语言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探究、阅读批注、写作练习。
教学安排:一课时,PPT。
导语:立夏已过,我们正踩着春的尾巴,不妨来一番春之联想,算是对庚子之春的一个总结。正好也是《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材的收尾。
一、形意写春:因形求义
分析“春”的字形结构,思考其形象色彩。
“春”,其本义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延伸至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说文解字》认为“春,推也”,也即有“春阳抚照,万物滋荣”之意,故又可延伸至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意。
二、诗词绘春:合作探究
选取一个写春的古诗句,并分析其中词义的形象色彩。
三、绚烂之春
(一)名句欣赏:
分析下列句子中关键词的形象色彩:
1、南北朝时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佳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解析:简单而朴素的一句话,却传递了春天的无言之美
2、吴越王钱镠的妻子回娘家去了,他蓦然想起春天来了,妻子还没回来,就写了一封信,其中有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解析:这些信不是专门为赞美春天的美而写的,只是生活当中伸手拈来,自然成篇。他们只是把自己心中对春天最美好的想象、最纯粹的描述传递出来,却成了千古不灭的文字。好的语文是从春天来的,好的语文是从生活中来的,它是自然而然地生成的,常常不是刻意雕琢出来的。
(二)名篇欣赏:
给文中富有形象色彩的词语作批注
春天
〔前苏联〕普里什文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