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30字。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8分)
  1.古诗词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____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④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⑤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⑥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名句。
  ①《使至塞上》通过写景交代行踪,暗示自己内心激愤、抑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朱元思书》中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6分)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哄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触(    )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急如闪电的舰载??载(        )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2分)
  .           改为                      改为          
  (3)把括号中的句子用一个成语代替,填写在横线上。(2分)
  3.名著阅读(4分)
  (1)《藤野先生》一文记叙了作者在               (地点)学医期间,藤野先生对他的教导与关爱;同时也叙述了作者因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歧视、侮辱,从而决定                (事件)的经过。
  (2)《红星照耀中国》中“人生五十岁始”的是                       ,他是毛泽东在长沙师范求学时的老师;毛泽东另一位老师杨昌济的女儿                       是毛泽东的妻子。
  4. 某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
  (1)【新闻点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南京将“无处藏身”。
  (2)【漫画鉴赏】阅读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寓意是什么。(4分)
  (3)【拟写座右铭】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个座右铭。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惊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二、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5.文段(甲)中第①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3分) 
  6.文段(甲)中(A)(B)前面的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2分)
  A.他们:_        _____  __ B.他们:                      
  7.文段(甲)中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                                                        ,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3分)。
  8.在文段(乙)中用波浪线画出(甲)段中“我的意见却变化了”的具体心理变化。(3分)
  9.联系两则材料看,(乙)文中的“那一回”指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