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5张,学案约5120字。
从虚与实入手解读文学作品
一、 明确诗歌中实虚概念、关系和作用
1. 研讨探究(以下面三首诗为例)
诗歌 实写内容 虚写内容 实与虚的关系与作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雨霖铃》
《月夜》
附《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总结虚写包括几类:
2. 实战演练
望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探究:简析本词的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探究: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二、明确散文中实虚概念、关系和作用
1. 自主阅读《都江堰》,思考虚实关系和作用。
2. 从虚与实入手解读文化散文(以《长城》为例)
附文1: 都江堰
余秋雨
一、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