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70字。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7课《包身工》优秀导学案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文章语言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活的珍惜。
【课前预习】
1.知人论世: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现代剧作家。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创作和电影创作。著名的电影剧作有《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把鲁迅的小说《祝福》、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2.写作背景:《包身工》反映的是“一二八”前后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贫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
又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就大量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3.文体简介:报告文学是一种采用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是文艺性的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它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社会问题。有时往往还要对这样的真人真事插入作者的或褒扬或抨击的评论。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
一、导入
2008年山西洪洞黑砖窑里的包身工图片。
二、阅读
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写到了哪几个场景?
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包身工的生活的?
3.完成表格。
包身工信息档案卡片
年龄: 性别:
来历: 绰号:
工作单位: 工作时间:
居住条件: 饮食条件:
工作环境: 劳动待遇:
三、反馈
四、讨论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第一组:
A.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B.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蓬着头、赤着脚,一边扣着纽扣。
第二组:
A.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